混動汽車更省錢
至于混動“省油不省錢”的情況,需要辯證分析。以某德系混動車型為例,混動版與常規動力版的價格相差近20萬,相信這款車開到報廢也不能實現省油省錢。還有很多混動車型節油效果不明顯,但這僅僅是個別情況,絕大多數混動車型可以在幾年內回本。這就需要消費者更加聰明一些,多從用車成本深入分析。
用車成本我們可以著重計算政府補貼、燃油和電力、維修保養等幾個方面。(如下圖)混動車型以國內目前銷量較好的豐田凱美瑞·尊瑞、普銳斯、雷克薩斯CT200h為例,傳統動力車型以大眾帕薩特、速騰為例。
單從油價計算,帕薩特在4年之后綜合成本已經超過凱美瑞·尊瑞,普銳斯也在使用成本環節反敗為勝。
事實上隨著豐田混動汽車國產化,本田引入低成本混動,傳統車型將變得更沒有優勢。
在保養方面,混動車型與常規車型幾乎一致,無需對電池組單獨保養。計算綜合結果,日系品牌在行駛6萬公里之后普遍具有兩千元左右優勢,雷克薩斯由于享受6年15萬公里免費保養,此環節可節省近萬元。
混動汽車也可以運動
混動實際上也可以提升車輛的運動性能,但混動對動力的增強方式與渦輪增壓不同。渦輪增壓通過強制進氣釋放更大能量,其實可以看作對發動機性能的榨取,功率調教越高對發動機榨取越嚴重,可靠性也就越低,這與我們家庭用車可靠性訴求背道而馳。
混動采用一種更自然的方式,它將電動機與發動機輸出疊加來增加動力,輸出平順并且沒有渦輪增壓的遲滯感。也正是因為混動技術的這些特性,歐美近些年不斷用混動制造高端跑車,在鈕北賽道創造出單圈成績6分57秒的保時捷918 Spyder,寶馬超級跑車i8均使用了混動技術。
由于在起步加速階段有電動機的輔助,車輛會爆發出更大的推動力獲得更大的加速度,保時捷918 Spyder百公里加速僅需2.8秒,寶馬i8也可以控制在5秒內,所以搭載電動機的混動車型往往具有更大動力。
比如普銳斯和CT200h雖然只有一款1.8L發動機,但它卻具有2.4L的動力表現,同樣雷克薩斯ES300h和凱美瑞·尊瑞搭載的是一款2.5L發動機,卻可以擁有3.0L發動機的動力。
雖然混動在使用成本和運動性能方面有較大優勢,但較高的起售價仍然制約了銷量。這對那些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兒。“愛在心頭口難開”成為目前混動車型局面的真實寫照。
可喜的是這種局面將隨著豐田、本田國產混動汽車而有所改善?;靹訃a之后,不但會拉低混動車型的起售價,還將加快車企們對混動車型的引入進度。
屆時混動車型與常規動力車型之間價格差不斷縮小,混動也將展示出它真正的競爭力。